- 王卫斌;蔡梅;刘海龙;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双线混融教学作为一种新型信息化教学形式,为探索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实践切入点。本研究在对现有文献梳理分析的基础上,聚焦师范专业课程教学,整合BOPPPS模式与翻转课堂核心设计要素,构建了包含目标、资源、活动和评价四个方面的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并以“现代教育技术及应用”公共必修课为例,开展了教学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双线混融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课程满意度,改善学生在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创新思维和信息素养等方面的学习效果。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玉涵;杨成;
共享调节学习强调小组成员为实现同一协作目标而共同调节彼此的认知、行为和情感等,然而如何促进共享调节的发生仍是一个关键问题。群体感知关注小组成员对彼此状态和行为的感知,有助于促进共享调节的产生,从而提升协作效率和效果。本研究以某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6周预实验的基础上分析协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构建基于群体感知的共享调节学习过程模型。该模型包括四个阶段:前期分析、活动设计、活动实施和活动评价,本研究通过12周的实践应用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姝睿;杨澜;黄燕玉;钟佳林;王小金;
随着编程教育的普及,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编程学习效果成为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课题。人机结对编程作为智能时代协作学习的新兴样态,相关研究较为缺乏。因此,本研究聚焦同伴结对编程策略与人机结对编程策略对高职学生可视化编程学习的影响,采用试卷及量表收集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学习动机及认知负荷情况数据,进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同伴结对编程策略能显著提升学生学习绩效,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而采取人机结对编程策略的学生学习成绩更优异,其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更低。本研究旨在为高职学生编程学习策略选择与应用提供有效指导,以期为结对编程策略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实践参照。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倩雯;郭涛;吴琳;姚珂鑫;
随着《“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将“泛在智联的数字基础设施”列为重点建设任务,高校数字孪生校园建设面临物联设备异构集成、跨部门业务协同、管理模式智能化转型三大核心挑战。本文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提出物联中台驱动的数字孪生校园智能运营体系构建与实践。首先,通过汇聚校园物联网感知设备,构建跨平台跨部门的物联中台,实现了物联设备的统一集成管理和开放共享;其次,整合离散的物联设施和应用,梳理校内服务部门的业务和资源,构建智慧实验室、智慧教室、智慧公寓三大场景以及能源管理、安防管控、网络运维三大专题,实现了校内物联设备的智能运行管控和多场景业务智能联动关联管理,显著提升了高校运营运维事件的自动化响应能力。本研究为高校数字孪生校园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怀权;朱毅;
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全方位渗透,移动学习平台成为学习者混合学习的重要载体,交互直接关联学习者对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文章针对如何维持与增强学习者对移动学习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这一关键问题,通过文献梳理,在交互视角理念的基础上,引入交互质量、交互态度、交互意愿三个外部变量,提出交互对大学生学习通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假设,运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研以验证、分析交互对移动学习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交互质量直接影响满意度进而对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产生间接影响,交互态度和交互意愿对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都存在显著直接影响,进而间接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田田;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AI)正在促使外语教育环境的深化变革,GAI对于英语学习者写作表现以及认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旨在将GAI工具融入到英语写作中,运用分布式认知理论框架,通过认知网络分析对学习者的活动进行深入剖析。结果发现,GAI在提升学习者英语写作表现以及高层次认知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学习者的认知状态由低阶认知水平向高阶认知水平演进发展。同时降低了与主题无关的讨论,GAI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专注和有针对性的语言学习环境。本研究结果可为GAI支持英语写作教学的教学实践提供指导,也为人工智能背景下分布式认知理论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提供新视角。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益;石沁语;王文情;邓贵斌;李书明;
有研究表明,在线学习较传统面授更易引发倦怠。为探究大学生在线学习倦怠成因,文章构建了大学生在线学习中学习倦怠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调查与回归分析法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样本的在线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学习情绪低落表现较显著;网络自主学习能力、课程学习体验及学校管理是主要影响因素。文章根据研究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减低大学生在线学习倦怠的策略,以期为高校在线学习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祝采哲;
随着教育信息化2.0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学信息科技课程逐渐从技术操作技能传授转向对学生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文章依据《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以四年级“图像处理”教学模块为例,设计并实施了一种基于项目式学习(PBL)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在信息素养和技能测试的前后测表现,探讨了PBL教学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与图像处理技能方面的有效性。研究采用模拟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后测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表明PBL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合作学习体验和数字化创新思维。此外,本研究也为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改革与实践提供了实证参考和实践启示。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雯静;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线上教学虽然逐渐成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脱域特征使师生互动面临信任缺失的挑战。文章整合吉登斯在脱域情形中对信任的理论阐述,剖析线上探究共同体(CoI)理论框架中信任的双重属性与构建机制。信任既是线上教学非在场互动脆弱性的来源,也是知识获取与建构的稳定基石。本研究构建三维度信任机制:信任对话维度,以真诚表达与有效反馈弥补非在场互动的信息缺失;信任氛围维度,通过开放环境与责任共担增强凝聚力;信任管理维度,借助透明规则与持续互动推动有意义教学经验的生成。CoI信任构建与实践不仅能深化该理论框架的应用效度,更能提升线上教学体系的可信度,促进教学质量的实质提升。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霞;
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坚实基础。数字技术的引入为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开辟新的前景,但也伴随诸多挑战。基于此,文章致力于探讨数字技术如何有效赋能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明晰数字技术赋能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即促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拓展义务教育场域。重新厘清数字技术赋能义务教育的逻辑框架,即在理论逻辑上重构公平框架,在技术逻辑上重塑生态体系,在实践逻辑上重建空间布局。经深入分析后,文章提出数字技术赋能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以精准施策以推进义务教育公平、全链融合以优化义务教育要素供给、多维联动以深化数字技术与义务教育空间融合,以此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丽娜;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创客教育应运而生。创客教育下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是决定创客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此激发创客教育学习者内在动机的机制值得关注与思考。文章从创业者内在动机诱发机制出发,将创客教育学习者与创业者联系起来,探讨一种适用于诱发创客教育学习者内在动机的模型。并针对此模型的四个维度八个方面做出相应的假设,通过向某高校创客教师发放问卷收集数据来验证此模型和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前瞻性、具体行动、思考行动及反馈这四个维度对创客教育下学习者内在动机的激发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创客教育的开展中应该加强相应方面的引导和督促,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11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桂秋;檀福正;张少英;廖晓玲;王洪江;
在线协作学习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大热门话题。然而,当前在线协作学习模式中“边缘参与”问题较为突出,会造成小组任务完成度与学习成绩降低、时间利用率低下等短期负面影响,以及削弱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长期负面影响。对此,本研究基于先前研究所构建的边缘参与干预模式,提出具体干预措施,并在实践中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边缘参与干预策略有效提升了学习者的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成绩。随后针对策略应用效果对学习者进行访谈,访谈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习者对干预策略表示满意。同时,根据学习者的反馈对干预策略进行针对性优化,以进一步提升其有效性。本研究从实证层面探索了面向在线协作学习中边缘参与者的精准干预路径,对解决边缘参与问题有借鉴意义。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124-12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武雯静;
AI技术与教育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文章基于政策导向与教育创新需求,探讨了AI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三维联动:一是巧用AI技术,让精品课“活起来”,利用AI动画角色、“Midjourney”绘图工具及数字人技术活化教学内容;二是依托AI优势,助力项目化学习创作,利用AI平台辅助学生歌词创作与自动作曲;三是搭建教育智能体,赋予学生沉浸式体验,打破时空限制,实现器乐教学的个性化支持与实时答疑。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128-13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剑;
以新时代劳动教育政策为指导,针对传统工艺劳动课程存在的设计表达不足、材料损耗大及创新效能低的问题,本研究以广东实验中学为实践基地,开发了基于SolidWorks三维建模技术的高中木工劳动课程。课程通过“技术赋能传统工艺”的创新路径,采用“六步促创”教学模式,实现劳动素养培养与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课程评价表明,学生数字化设计能力提升显著、材料损耗降低及传统工艺创新应用能力增强。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雪艳;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平台为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文章以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为依托,设计了基于雨课堂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模式。以“身边的算法:闰年平年我知道”为例进行教学实践,通过整合资源,精准推荐;数据驱动,实施记录;综合分析,改进教学,形成“资源利用—数据驱动—教学优化”的教学闭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雨课堂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还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可操作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赖欣童;王伟;林炜;庾文君;
为探索AI数学教学法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成效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实施“AI数学”教学进行实验研究。经过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采用课前AI、课中AI、课后AI三部分组成的模型,利用各种数学教学软件、学习平台进行实施。结果表明,“AI数学”教学法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时,研究也指出,教师在利用AI教学时需要发挥每种技术的优势,因势而教,合理使用各种AI辅教技术,同时教师还需要提高自身数学教学能力、数学素养以及信息化教学能力,后续的教学才能从容应对AI时代的教育挑战。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梁慧怡;邓娟红;田文;余佳琪;罗秀冰;
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本研究针对当前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存在着“输血式”帮扶忽视幼儿园内生需求、“漫灌式”帮扶忽视幼儿园个体需求、“转移式”帮扶忽视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开展智能环境下东西部协作助推学前智慧师训的创新实践,并提出应以行政推动、科研引领、东部地区指导及典型示范的总体路径,构建以“三分一问”和“三课一需”“+N技”双管齐下整体推进的智慧师训模式,实现精准、可实现、可持续、有成效的,助推省级示范幼儿园创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期为后续开展常态化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淑华;
通过基于大任务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文章以教科版(广州)五年级上册英语Module 2《Abilities》为例,探讨了基于大任务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旨在通过重构教材内容、分析学情、设计单元大任务与单元作业、实施学业发展评价等方法,促进学生知识的运用和迁移,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魏瑾辉;黄丽珊;
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本书阅读是发展小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立足于义务教育英语核心素养的视角,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对高阶思维的界定,通过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开展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为学生选择合适的书籍,帮助学生在连续性的情境中通过“故事山”策略、问题链设计和可视化图表等教学工具,运用多维度的阅读策略,促进学生对英语整本书的深度学习,从而提升小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的归纳、总结、分析、判断等高阶思维能力。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向春艳;
在人工智能教育国家战略背景下,中小学人工智能师资缺乏及教师胜任力不足等问题凸显,构建系统性培训模式迫在眉睫。本研究以学习管理系统(LMS)为技术支撑,创新性提出“教·学·研·创”一体化培训模式。通过政·企·高校协同保障、市·区·校三级教研联动,依托LMS平台整合课堂教学、个性化学习、协作研讨与创新应用四大功能空间,形成“教学实践—知识内化—协同探究—创新输出”的螺旋式人工智能教师发展路径。实践表明,该模式有效促进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为破解区域中小学人工智能师资短缺、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式。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156-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