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玉雪;李兆峰;胡萍;郭景馨;
共享调节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通过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为知识的生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共享调节促进学生的知识生成过程成效如何,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对此,文章采用元分析方法,对有关共享调节与知识生成关系的实证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定量综合分析发现:从整体来看,共享调节对提高学生知识生成能力具有积极正向的促进作用;从学科来看,共享调节对文理科之外的学科影响更为显著;从学段来看,共享调节对小学阶段的教学影响更突出;从知识类型来看,共享调节对程序性知识影响更为显著。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范玉雪;李兆峰;胡萍;郭景馨;
共享调节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通过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为知识的生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共享调节促进学生的知识生成过程成效如何,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对此,文章采用元分析方法,对有关共享调节与知识生成关系的实证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定量综合分析发现:从整体来看,共享调节对提高学生知识生成能力具有积极正向的促进作用;从学科来看,共享调节对文理科之外的学科影响更为显著;从学段来看,共享调节对小学阶段的教学影响更突出;从知识类型来看,共享调节对程序性知识影响更为显著。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赵鲁华;崔孟荣;苏春建;
兴文化、育新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是必然趋势。文章探讨了人工智能赋能高校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高校教师首先要建立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理念认同,人机协同育人及价值理性思维;通过群体协同、制度环境驱动等策略促使教师进行时代及自我发展反思,建立职业认同,主动践行文化育人,提升成效感,获得社会及自身价值认同,从而促进教师在自我导向发展的基础上提升文化与技术素养。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教师在明确育人目标,进行角色转化及定位的基础上,建设文化资源库,设计进阶式人机协同文化育人方案,构建多元智能场域并实践;建设多维度、智能化的评价体系,通过精细化、个性化评价及反馈,以持续提升育人效果。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赵鲁华;崔孟荣;苏春建;
兴文化、育新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是必然趋势。文章探讨了人工智能赋能高校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高校教师首先要建立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理念认同,人机协同育人及价值理性思维;通过群体协同、制度环境驱动等策略促使教师进行时代及自我发展反思,建立职业认同,主动践行文化育人,提升成效感,获得社会及自身价值认同,从而促进教师在自我导向发展的基础上提升文化与技术素养。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教师在明确育人目标,进行角色转化及定位的基础上,建设文化资源库,设计进阶式人机协同文化育人方案,构建多元智能场域并实践;建设多维度、智能化的评价体系,通过精细化、个性化评价及反馈,以持续提升育人效果。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覃延鑫;李福灼;赵若洪;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数字教育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数字教材是目前教材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文章梳理了数字教材的价值内涵、当前数字教材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困境。拟通过论述相关困境,提出一些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一是通过加快研制数字教材开发与应用标准,二是加强数字教材评价的标准机制,三是建立数字教材风险治理机制,四是强化教学资源的系列化和品牌化方面,从而完善数字教材建设规划。数字教材的出现,对于改善乏善可陈的固有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可行方案。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覃延鑫;李福灼;赵若洪;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数字教育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数字教材是目前教材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文章梳理了数字教材的价值内涵、当前数字教材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困境。拟通过论述相关困境,提出一些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一是通过加快研制数字教材开发与应用标准,二是加强数字教材评价的标准机制,三是建立数字教材风险治理机制,四是强化教学资源的系列化和品牌化方面,从而完善数字教材建设规划。数字教材的出现,对于改善乏善可陈的固有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可行方案。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凌海燕;韩后;
数字阅读环境在全面记录学习者过程性阅读数据方面极具优势,但大部分研究以探究学习者的外显阅读行为为主,对内隐行为的分析关注较少。翻页是学习者与数字阅读系统交互中频繁且信息丰富的内隐阅读行为类型。文章依据教育数据挖掘分析流程,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三个模块提出了针对数字阅读翻页行为数据的可视化分析方法,将其应用于低年段儿童寒暑假数字阅读活动,依据系统自动生成的可视化图表中所表现出的阅读理解和认知加工差异,洞悉翻页行为背后隐含的阅读成长轨迹,以期为技术支持的阅读学习分析与反馈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0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凌海燕;韩后;
数字阅读环境在全面记录学习者过程性阅读数据方面极具优势,但大部分研究以探究学习者的外显阅读行为为主,对内隐行为的分析关注较少。翻页是学习者与数字阅读系统交互中频繁且信息丰富的内隐阅读行为类型。文章依据教育数据挖掘分析流程,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三个模块提出了针对数字阅读翻页行为数据的可视化分析方法,将其应用于低年段儿童寒暑假数字阅读活动,依据系统自动生成的可视化图表中所表现出的阅读理解和认知加工差异,洞悉翻页行为背后隐含的阅读成长轨迹,以期为技术支持的阅读学习分析与反馈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0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林少真;刘邓捷;黄胜琴;
微认证是一种能力导向的新型评价载体,构建基于微认证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模式,对革新评价方式、落实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微认证视角出发构建科学探究能力评价体系,依据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科学探究能力划分为提出问题能力、信息搜集和提取能力、设计探究方案能力、实施探究方案能力、分析解释证据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六个子能力,展示科学探究能力微认证的实现过程,以期对高中生物学科学探究能力评价的多样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林少真;刘邓捷;黄胜琴;
微认证是一种能力导向的新型评价载体,构建基于微认证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模式,对革新评价方式、落实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微认证视角出发构建科学探究能力评价体系,依据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科学探究能力划分为提出问题能力、信息搜集和提取能力、设计探究方案能力、实施探究方案能力、分析解释证据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六个子能力,展示科学探究能力微认证的实现过程,以期对高中生物学科学探究能力评价的多样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张燕;杜红乐;
针对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目标,文章探索将深度学习与STEM进行融合,以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多元能力为目标,通过内容整合、知识构建、迁移应用等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该模式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为中心、以深度学习和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以STEM教学为主线、以项目式教学方法为手段开展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86-89+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张燕;杜红乐;
针对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目标,文章探索将深度学习与STEM进行融合,以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多元能力为目标,通过内容整合、知识构建、迁移应用等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该模式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为中心、以深度学习和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以STEM教学为主线、以项目式教学方法为手段开展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86-89+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沈秀龙;刘建;
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掀起跨领域、跨学科的热潮,教育亦不能例外,但关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实践研究尚显不足。文章以ChatGPT、讯飞星火、文心一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教学资源生成、作业批改与评价、智能出题三方面,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小学中如何应用。最后,进一步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启示,以期为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步伐,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提供参考。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沈秀龙;刘建;
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掀起跨领域、跨学科的热潮,教育亦不能例外,但关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实践研究尚显不足。文章以ChatGPT、讯飞星火、文心一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教学资源生成、作业批改与评价、智能出题三方面,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小学中如何应用。最后,进一步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启示,以期为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步伐,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提供参考。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张香丽;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高校都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但是面对海量的数据,各高校都急需探索出适合自己特点的数据治理模式和路径。文章旨在探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数据治理的现状,通过概念辨析和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高校当前在数据治理方面所面临的问题,研究发现高校在数据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和建议,本研究意义在于为高校数据治理实践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助力高校有效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张香丽;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高校都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但是面对海量的数据,各高校都急需探索出适合自己特点的数据治理模式和路径。文章旨在探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数据治理的现状,通过概念辨析和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高校当前在数据治理方面所面临的问题,研究发现高校在数据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和建议,本研究意义在于为高校数据治理实践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助力高校有效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梅婷;袁凌云;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涌现出了大量的跨学科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然而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践之间依然还存在着教与学脱节、设计单一,教育信息化浮于表面、忽视教育环境的与时俱进等问题,由此,文章对支持跨学科学习发生的学习环境进行探究、设计与构建。首先分析了当前跨学科学习存在的问题;其次,根据跨学科学习发生过程,梳理出跨学科学习发生的学习环境设计要素和原则,并据此构建了跨学科学习环境设计模型。最后,依据环境设计模型,针对跨学科主题内容进行案例设计与分析,并以其中一个主题为例进行案例详细分析与演化,以验证跨学科学习环境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期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施跨学科教学提供参考。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梅婷;袁凌云;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涌现出了大量的跨学科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然而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践之间依然还存在着教与学脱节、设计单一,教育信息化浮于表面、忽视教育环境的与时俱进等问题,由此,文章对支持跨学科学习发生的学习环境进行探究、设计与构建。首先分析了当前跨学科学习存在的问题;其次,根据跨学科学习发生过程,梳理出跨学科学习发生的学习环境设计要素和原则,并据此构建了跨学科学习环境设计模型。最后,依据环境设计模型,针对跨学科主题内容进行案例设计与分析,并以其中一个主题为例进行案例详细分析与演化,以验证跨学科学习环境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期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施跨学科教学提供参考。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姜亭亭;田东红;
在信息化背景下,智慧课堂平台的应用可以为落实课标理念,探索初中英语课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供技术支撑。但是,既有研究中对构建深度教学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以核心素养为指引,在汲取智慧课堂典型模式基础上,提出了主题和语篇向资源推送与情境创设转化,生成学习、思维、互动及效果的数据层,促进浅层认知走向深层认知的“转化—生成”教学模式,并以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为案例,讨论了初中英语智慧课堂的教学策略,为培养学生的主题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深度思考能力等提供有益借鉴。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姜亭亭;田东红;
在信息化背景下,智慧课堂平台的应用可以为落实课标理念,探索初中英语课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供技术支撑。但是,既有研究中对构建深度教学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以核心素养为指引,在汲取智慧课堂典型模式基础上,提出了主题和语篇向资源推送与情境创设转化,生成学习、思维、互动及效果的数据层,促进浅层认知走向深层认知的“转化—生成”教学模式,并以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为案例,讨论了初中英语智慧课堂的教学策略,为培养学生的主题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深度思考能力等提供有益借鉴。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李丽荣;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科技素养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在教学目标和要求上发生了重大变革。课堂评价策略也需与时俱进,以满足新的教育需求。本研究基于新课标的小学信息科技课堂存在的问题,提出更新课堂评价观念,倡导基于证据的评价,推动评价与技术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增值评价四条课堂评价提升策略,并通过实践研究验证其有效性,为提升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李丽荣;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科技素养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在教学目标和要求上发生了重大变革。课堂评价策略也需与时俱进,以满足新的教育需求。本研究基于新课标的小学信息科技课堂存在的问题,提出更新课堂评价观念,倡导基于证据的评价,推动评价与技术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增值评价四条课堂评价提升策略,并通过实践研究验证其有效性,为提升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曾丽红;刘伟;王璐;陈薇;陈品花;
面向新时代国家教育发展战略需要,数智赋能教育集团高质量发展成为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核心议题。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围绕教育集团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按照“规划发展愿景,找准发展问题;确定发展目标,形成发展方案;优化治理体系,推动有效实施;开展评价反馈,持续优化发展”的实施过程,结合数智技术的功能作用,探索形成了数智赋能教育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在此基础上,以广州体育东教育集团为实践个案,总结提出了数智技术赋能教育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六大举措;通过探索与实践,证明数智赋能教育集团发展新赛道能有效促进高素质学生的培养、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优质均衡教育品牌的塑造,实现教育集团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曾丽红;刘伟;王璐;陈薇;陈品花;
面向新时代国家教育发展战略需要,数智赋能教育集团高质量发展成为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核心议题。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围绕教育集团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按照“规划发展愿景,找准发展问题;确定发展目标,形成发展方案;优化治理体系,推动有效实施;开展评价反馈,持续优化发展”的实施过程,结合数智技术的功能作用,探索形成了数智赋能教育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在此基础上,以广州体育东教育集团为实践个案,总结提出了数智技术赋能教育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六大举措;通过探索与实践,证明数智赋能教育集团发展新赛道能有效促进高素质学生的培养、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优质均衡教育品牌的塑造,实现教育集团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姣萍;袁南南;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在线教育、智能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不断涌现,多模态学习分析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研究基于CNKI和WOS核心合集数据库,运用Sati和CiteSpace软件对截至2023年12月底的国内外905篇相关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聚类分析,绘制可视化图谱以揭示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深度学习、多模态数据处理和分析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热点。国内研究偏向于数据融合和应用场景拓展,而国外研究更注重模型构建和跨领域应用创新。未来研究可从提高分类系统智能化、丰富多模态语料库资源和探索深度学习模型融合等方面加强。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9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姣萍;袁南南;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在线教育、智能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不断涌现,多模态学习分析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研究基于CNKI和WOS核心合集数据库,运用Sati和CiteSpace软件对截至2023年12月底的国内外905篇相关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聚类分析,绘制可视化图谱以揭示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深度学习、多模态数据处理和分析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热点。国内研究偏向于数据融合和应用场景拓展,而国外研究更注重模型构建和跨领域应用创新。未来研究可从提高分类系统智能化、丰富多模态语料库资源和探索深度学习模型融合等方面加强。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9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谢子扬;康长远;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了重大机遇与变革,信息技术与情境教学的融合成为了新课程改革的探索方向。研究表明,信息技术与情境教学融合是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助力学生知识建构,开拓学生视野的有效途径。文章基于面向区域内中小学师生的区域信息技术与情境教学融合现状调查结果,分析两者相互融合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域推进两者融合的“1+6”实施策略。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谢子扬;康长远;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了重大机遇与变革,信息技术与情境教学的融合成为了新课程改革的探索方向。研究表明,信息技术与情境教学融合是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助力学生知识建构,开拓学生视野的有效途径。文章基于面向区域内中小学师生的区域信息技术与情境教学融合现状调查结果,分析两者相互融合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域推进两者融合的“1+6”实施策略。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聂梓豪;魏丹丹;
随着职业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传统“双师型”师资培养模式中的诸如建设标准异化、培训内容泛化、评价体系同化等问题日益凸显。文章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相关案例分析,提出以VR技术为支撑从创设沉浸式虚拟培训环境、开发项目式虚拟实训基地、构建全链式虚拟评价系统等,搭建“双师型”师资队伍改革的创新路径,旨在为“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突破传统培养模式的瓶颈,促进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聂梓豪;魏丹丹;
随着职业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传统“双师型”师资培养模式中的诸如建设标准异化、培训内容泛化、评价体系同化等问题日益凸显。文章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相关案例分析,提出以VR技术为支撑从创设沉浸式虚拟培训环境、开发项目式虚拟实训基地、构建全链式虚拟评价系统等,搭建“双师型”师资队伍改革的创新路径,旨在为“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突破传统培养模式的瓶颈,促进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冯妍;
本研究旨在探究“三层次五导向教学模式在图形化编程教学领域的实际应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课堂互动,并增强学生计算思维与创新技能。该模式将教学活动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素养,并借助团队协作、问题解决、实践操作、交流互动以及评价与反思五个核心导向,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实证结果显示,此模式显著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了教学成效。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冯妍;
本研究旨在探究“三层次五导向教学模式在图形化编程教学领域的实际应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课堂互动,并增强学生计算思维与创新技能。该模式将教学活动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素养,并借助团队协作、问题解决、实践操作、交流互动以及评价与反思五个核心导向,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实证结果显示,此模式显著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了教学成效。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唐冬梅;
作为智慧教学的高端场所,智慧教室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了解高校智慧教室应用研究特征和应用现状,文章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对近年来20篇文献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当前高校智慧教室实践应用研究多以学生、教师和课堂录像为对象,采用质性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主题呈现出广泛且不集中的态势;教师的技术应用层次普遍偏低;影响智慧教室有效性发挥的因素呈现多样化等。研究认为,智慧教室应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亟待挖掘,而且要从学校、教师、学生等多维度综合解决影响智慧教室作用发挥的关键因素。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唐冬梅;
作为智慧教学的高端场所,智慧教室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了解高校智慧教室应用研究特征和应用现状,文章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对近年来20篇文献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当前高校智慧教室实践应用研究多以学生、教师和课堂录像为对象,采用质性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主题呈现出广泛且不集中的态势;教师的技术应用层次普遍偏低;影响智慧教室有效性发挥的因素呈现多样化等。研究认为,智慧教室应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亟待挖掘,而且要从学校、教师、学生等多维度综合解决影响智慧教室作用发挥的关键因素。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伟善;
针对普通高中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个性化教学难以实现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基于“诊断—评价—反思”的电子墨水屏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模式,并开展教学实践。实践表明,该模式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该模式的实施路径和评价方式,为普通高中教育提供了科学、可行的课堂教学融合模式,对其他教育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伟善;
针对普通高中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个性化教学难以实现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基于“诊断—评价—反思”的电子墨水屏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模式,并开展教学实践。实践表明,该模式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该模式的实施路径和评价方式,为普通高中教育提供了科学、可行的课堂教学融合模式,对其他教育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周国宏;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新课标倡导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乡村小学由于教学观念变革滞后以及社会环境相对固化,在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方面存在不足。对此,笔者尝试通过开发低成本、易实施的创客课程,使用“学科实践+校本课程”实施策略,培养乡村小学学生创新素养,探索符合乡村小学特点的创新素养培育途径,为乡村小学学生创新素养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参考。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周国宏;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新课标倡导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乡村小学由于教学观念变革滞后以及社会环境相对固化,在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方面存在不足。对此,笔者尝试通过开发低成本、易实施的创客课程,使用“学科实践+校本课程”实施策略,培养乡村小学学生创新素养,探索符合乡村小学特点的创新素养培育途径,为乡村小学学生创新素养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参考。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定远;冯小燕;索笑尘;胡萍;
虚拟现实在教育领域对学习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有关虚拟现实环境中视觉反馈(Visual Feedback)对学习影响的结论存在争议。为此,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2010—2023年发表的有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探索“虚拟现实+视觉反馈”对学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虚拟现实+视觉反馈”对学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程序性知识、高沉浸感和中等实验周期对学习有着更显著的正向影响。建议将视觉反馈设计与具身认知理论相结合,以更好地支持程序性知识学习,增强沉浸感和临场感,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同时,实验周期应设置合理,建议为1至4周,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的同时,避免因长时间使用虚拟现实带来的认知负荷和身心疲劳,确保最佳学习效果。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定远;冯小燕;索笑尘;胡萍;
虚拟现实在教育领域对学习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有关虚拟现实环境中视觉反馈(Visual Feedback)对学习影响的结论存在争议。为此,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2010—2023年发表的有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探索“虚拟现实+视觉反馈”对学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虚拟现实+视觉反馈”对学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程序性知识、高沉浸感和中等实验周期对学习有着更显著的正向影响。建议将视觉反馈设计与具身认知理论相结合,以更好地支持程序性知识学习,增强沉浸感和临场感,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同时,实验周期应设置合理,建议为1至4周,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的同时,避免因长时间使用虚拟现实带来的认知负荷和身心疲劳,确保最佳学习效果。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向春艳;冼永艺;
计算思维作为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核心素养之一,受到学术界和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普遍关注。文章提出了利用项目式学习培养初中生计算思维的教学策略,包括学习模型、内容框架和教学流程。在App Inventor编程教学中,以“掌上动物园”为例,分解项目任务,设计项目流程,进行教学实践。通过调查研究,比较教学前后学生计算思维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项目式学习显著提升了学习者的计算思维水平。此外,笔者提出精选项目、科学规划环节、强化学习共同体、构建学习空间的教学建议,以提升学生计算思维培养效果。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向春艳;冼永艺;
计算思维作为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核心素养之一,受到学术界和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普遍关注。文章提出了利用项目式学习培养初中生计算思维的教学策略,包括学习模型、内容框架和教学流程。在App Inventor编程教学中,以“掌上动物园”为例,分解项目任务,设计项目流程,进行教学实践。通过调查研究,比较教学前后学生计算思维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项目式学习显著提升了学习者的计算思维水平。此外,笔者提出精选项目、科学规划环节、强化学习共同体、构建学习空间的教学建议,以提升学生计算思维培养效果。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向芳艳;
教育信息化2.0时代叠加“双减”政策影响,亟需创新教研模式以提升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当前,小学英语教研普遍存在形式化、低效等问题,限制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此背景下,一批学者和教师开展“互联网+教研”研究,以期解决此类问题。区别于现研究集中在“在线教研”“工具选择”和“精准教研”等单一层面,本文提出构建“互联网+教研共同体”,依托智慧教育平台,采取“一体六阶式”教研共同体建设模式,即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体化支撑平台为依托,开展“组建、调研、践行、反思、应用、共享”六个阶段的教研共同体建设工作,突破时空限制,开展精准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跨区域教研共同体能够解决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问题,切实促进英语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53-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向芳艳;
教育信息化2.0时代叠加“双减”政策影响,亟需创新教研模式以提升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当前,小学英语教研普遍存在形式化、低效等问题,限制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此背景下,一批学者和教师开展“互联网+教研”研究,以期解决此类问题。区别于现研究集中在“在线教研”“工具选择”和“精准教研”等单一层面,本文提出构建“互联网+教研共同体”,依托智慧教育平台,采取“一体六阶式”教研共同体建设模式,即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体化支撑平台为依托,开展“组建、调研、践行、反思、应用、共享”六个阶段的教研共同体建设工作,突破时空限制,开展精准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跨区域教研共同体能够解决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问题,切实促进英语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53-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吕健;
随着数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思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人工智能赋能小学数学学科融合视角,梳理了计算思维的跨学科新解,提出了问题重构,工具融合,项目驱动的数学学科与人工智能融合三维联通策略,并通过相关案例进行实践,以期为一线数学教学学生计算思维培养提供参考。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吕健;
随着数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思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人工智能赋能小学数学学科融合视角,梳理了计算思维的跨学科新解,提出了问题重构,工具融合,项目驱动的数学学科与人工智能融合三维联通策略,并通过相关案例进行实践,以期为一线数学教学学生计算思维培养提供参考。
2025年Z1期 No.371,No.372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