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技术

专家视点

  •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本科项目式课程的路径与实践研究

    马秀芳;王佳音;胡瑛东;彭茹媛;卢佳超;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是高等教育课堂创新和质量提升的重要引擎。本研究依托国家平台,遵循OBE教育理念和UbD理念下的逆向教学设计思想,结合项目式学习核心要素,构建了“目标驱动—逆向设计—正向实施”的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本科项目式课程实践模式。基于该模式开展个案实践,结合项目式学习效果问卷、教师及学生访谈,验证了该模式在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个人参与和团队协作方面的有效性,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推动高等教育课堂改革提供了实证支持。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人工智能课堂学生实践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赵晓丽;陈品德;肖茹心;金鑫;

    在人工智能课堂实践环节中,学生实践意愿是决定最终实践效果的重要因素。立足真实人工智能课堂,对学生的实践意愿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可为人工智能教师设计实践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因此,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感知价值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学生的实践意愿影响因素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感知有用、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数字素养正向影响学生实践意愿,感知成本负向影响学生实践意愿。同时,行为态度在感知有用和学生实践意愿之间起到了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9-1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数字化教育游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基于国内外29篇实证研究文献的元分析

    何丽;张浩;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教育游戏在创造性思维提升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学界对其应用效果颇具争议。基于此,文章对国内外29项关于数字化教育游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影响的实证研究进行元分析,发现数字化教育游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升为中等偏上程度,即数字化教育游戏的应用能够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字化教育游戏在不同学段、实验周期、参与方式和教师干预上,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均无显著差异,但具体的游戏类型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建议:依据学段特点,优化游戏设计和实施;鼓励小组合作,促进合作能力的培养;适当引入教师干预,提供有效支持和反馈;教育游戏应作为辅助手段,与其他方法相结合。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专题研究_在线学习研究

  • MOA视域下大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

    石沁语;杨益;王文情;李书明;

    近年来,在线教育在教育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在线学习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在线学习满意度对提高在线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MOA(motivation-opportunity-ability)视角出发,基于对湖北省H大学217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动机、机会、能力三个维度研究提升在线学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对在线学习满意度影响最大的是动机,其次是能力,再次是机会。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在线学习满意度提升具有指导意义。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学习分析的教师在线学习行为与成效研究——以对口支援培训项目为例

    何剑;何建娜;

    为提升在线教育质量水平,文章基于网络培训中学习行为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与差异检验,探究不同群体教师的学习行为表现。结果表明:(1)学习投入度呈现两极分化特征;(2)学习效果存在群体差异:科研岗政策认知度最高,文科教师未来参与培训意愿更强,初级职称教师对教改契合度评价最低。(3)研修学时正向影响平时成绩。(4)知识技能提升驱动积极学习态度。未来在线教育应注重构建分层课程体系、强化技能模块内容设计。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专题研究_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应用研究

  • 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

    陈伟;余丽;

    随着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技术支持。本研究结合了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探讨了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通过融合平台双师课堂教学模式,以高一年级信息技术理论课“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单元为实践案例,分析其在教学模式创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及教学质量提升方面的成效,研究表明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6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跨学科学习路径研究

    李晓敏;汪静思;董毅霞;陈娬;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如何设计并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议题。基于此,本研究从问题解决的视角出发,基于系统论框架,从“困境诊断—技术赋能—路径生成”框架展开相应研究。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国内中小学跨学科学习开展仍然面临资源分配不均、教师能力不足、评价机制滞后及家校协同薄弱等多重困境。而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在线教研、智能评价系统等平台功能和优势,能够为破解跨学科学习困境提供方案。基于上述分析,研究提出整合智慧教育平台跨学科资源、提升教师研修水平、重构评价体系、搭建平台家校群路径,以期促进跨学科学习的高效开展。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专题研究_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研究

  • 基于LDA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主题探究

    尹强;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应用前景广阔,其在教育领域的潜力正不断被挖掘与拓展。随着技术的成熟与创新,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能够为教育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和智能化的教学支持,还能推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教育公平的实现。文章基于LDA模型对中国知网(CNKI)上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279篇高质量文章进行主题建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研究主要围绕学术科研研究、教育数字化转型、技术发展的风险变革以及挑战、教师与学生模型的教学应用能力和高校数字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五个主题展开。本研究基于概括出的主题进行内容分析以及趋势展望,以期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主题提供实践意义。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评价的应用综述与启示——以课堂教学智慧评价系统(CSMS)为例

    李赞坚;简铭儿;王海涛;卓健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深刻改变了课堂教学评价的模式与效率。本研究通过对课堂教学智慧评价系统(CSMS)的应用研究综述,探讨了课堂教学智慧评价系统(CSMS)的作用,提出了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评价的启示。课堂教学智慧评价系统作为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评价的典型代表,其通过多模态数据采集、智能算法分析和可视化反馈,实现了对课堂教学的实时、动态、精准评价,有效提升了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后总结梳理出人工智能通过数据驱动,多维评价,持续关注学生发展;通过精准诊断,资源共享,有效促进教师成长;通过人机协同,动态反馈,优化学科教学教研等三方面赋能课堂教学评价的启示,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将在教育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王远远;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为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发展提供了新驱力。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平台收录的核心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353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与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研究主要聚焦基础理论、批判审视、教学创新、学习变革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六大主题,在“搭建学理基石”“汇聚理性共识”“探索可为路径”“打造智能样态”以及“提供人力保障”等方面为生成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积累了丰硕成果。展望未来,本研究还应从三个方面予以重点推进:深挖AIGC教育潜能,拓展应用场景研究;保障AIGC向善属性,加强意识形态研究;统筹AIGC系统构建,探赜顶层设计研究。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专题研究_智慧教育研究

  • 基于智慧课堂的高中英语读写课教学实践探索——以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三单元为例

    谢惠;

    智慧课堂具备创设真实语境,创新师生互动模式,拓宽学习渠道,多元化写作评价,动态反馈等优势。智慧课堂对传统高中英语读写课教学有明显的优化作用,能有效解决现有问题。为此,本文分析总结了当前高中英语读写课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利用智慧课堂的优势实施基于智慧课堂的高中英语读写课教学,总结出基于智慧课堂的高中英语读写课教学实施流程,并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第三单元读写课为例展开教学实践。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生物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以《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PCR的基本原理)》一课为例

    张鹏飞;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及其在基础教育的应用,传统高中教育教学方式亟待创新和变革。文章对高中生物智慧课堂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基于核心素养导向高中生物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此模式包含课前预习、经验联系、本质探究、迁移应用、内化提升和课后巩固等阶段。基于此模式对选择性必修三基因工程《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PCR的基因原理)》一课进行了实践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生物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迁移、信息提取及逻辑分析能力,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语文智慧课堂实践探索——以项目式写作教学活动为例

    黄曦雯;

    智慧课堂具有互动性、灵活性强,资源丰富的优势,能提供数据驱动和技术支持,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的需求。智慧课堂对传统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明显的优化作用,能有效解决现有写作教学难题。为此,本文分析总结了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利用畅言智慧课堂系统的优势实施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初中语文项目式写作教学,总结出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初中语文项目式写作教学实施流程,并以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活动为例展开教学实践。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专题研究_信息科技学科教学研究

  • 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中的在线同伴互评:评价量规的构建与实施效果研究

    李婷;

    随着在线同伴互评的广泛应用,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中评价量规在同伴互评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设计和实施同伴互评活动时,应该注重评价量规的设计和运用,为学生提供具体、客观、有针对性的评价指导和支持。因此,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在实际教学中开展基于量规的在线同伴互评活动,探究有量规的同伴互评活动对学习者参与度与评价深度的影响是否优于无量规的同伴互评活动。研究表明量规可以提升学习者在线同伴互评活动参与度,并可有效提升在线互评活动中评价深度。以期为在线同伴互评活动提供实践依据。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7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大概念教学策略在初中信息科技课中的实践探索

    崔应潮;

    随着信息科技课程在知识体系上的全面革新,学科教学迎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文章梳理了大概念教学策略的实施流程,并提出了“分析教材,提取学科大概念”、“根据概念结构图,建构单元目标评价体系”以及“设计体现‘科’与‘技’并重的学习任务”三步走的实现方式。通过对实验教学数据分析可知,大概念教学策略在促进学生理解学科概念逻辑、构建系统化知识网络、提升学业成绩等方面成效显著。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探索与实践

  • 基于BOPPPS与翻转课堂的双线混融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

    王卫斌;蔡梅;刘海龙;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双线混融教学作为一种新型信息化教学形式,为探索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实践切入点。本研究在对现有文献梳理分析的基础上,聚焦师范专业课程教学,整合BOPPPS模式与翻转课堂核心设计要素,构建了包含目标、资源、活动和评价四个方面的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并以“现代教育技术及应用”公共必修课为例,开展了教学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双线混融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课程满意度,改善学生在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创新思维和信息素养等方面的学习效果。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群体感知的共享调节学习过程模型研究

    吴玉涵;杨成;

    共享调节学习强调小组成员为实现同一协作目标而共同调节彼此的认知、行为和情感等,然而如何促进共享调节的发生仍是一个关键问题。群体感知关注小组成员对彼此状态和行为的感知,有助于促进共享调节的产生,从而提升协作效率和效果。本研究以某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6周预实验的基础上分析协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构建基于群体感知的共享调节学习过程模型。该模型包括四个阶段:前期分析、活动设计、活动实施和活动评价,本研究通过12周的实践应用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结对编程策略对高职学生可视化编程学习的影响研究

    谢姝睿;杨澜;黄燕玉;钟佳林;王小金;

    随着编程教育的普及,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编程学习效果成为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课题。人机结对编程作为智能时代协作学习的新兴样态,相关研究较为缺乏。因此,本研究聚焦同伴结对编程策略与人机结对编程策略对高职学生可视化编程学习的影响,采用试卷及量表收集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学习动机及认知负荷情况数据,进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同伴结对编程策略能显著提升学生学习绩效,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而采取人机结对编程策略的学生学习成绩更优异,其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更低。本研究旨在为高职学生编程学习策略选择与应用提供有效指导,以期为结对编程策略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实践参照。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物联中台驱动的数字孪生校园智能运营体系构建与实践——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马倩雯;郭涛;吴琳;姚珂鑫;

    随着《“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将“泛在智联的数字基础设施”列为重点建设任务,高校数字孪生校园建设面临物联设备异构集成、跨部门业务协同、管理模式智能化转型三大核心挑战。本文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提出物联中台驱动的数字孪生校园智能运营体系构建与实践。首先,通过汇聚校园物联网感知设备,构建跨平台跨部门的物联中台,实现了物联设备的统一集成管理和开放共享;其次,整合离散的物联设施和应用,梳理校内服务部门的业务和资源,构建智慧实验室、智慧教室、智慧公寓三大场景以及能源管理、安防管控、网络运维三大专题,实现了校内物联设备的智能运行管控和多场景业务智能联动关联管理,显著提升了高校运营运维事件的自动化响应能力。本研究为高校数字孪生校园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交互对大学生移动学习平台“学习通”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

    张怀权;朱毅;

    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全方位渗透,移动学习平台成为学习者混合学习的重要载体,交互直接关联学习者对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文章针对如何维持与增强学习者对移动学习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这一关键问题,通过文献梳理,在交互视角理念的基础上,引入交互质量、交互态度、交互意愿三个外部变量,提出交互对大学生学习通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假设,运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研以验证、分析交互对移动学习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交互质量直接影响满意度进而对平台的持续使用意愿产生间接影响,交互态度和交互意愿对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都存在显著直接影响,进而间接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IGC能否提升学习者英语写作表现和认知水平

    张田田;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AI)正在促使外语教育环境的深化变革,GAI对于英语学习者写作表现以及认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旨在将GAI工具融入到英语写作中,运用分布式认知理论框架,通过认知网络分析对学习者的活动进行深入剖析。结果发现,GAI在提升学习者英语写作表现以及高层次认知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学习者的认知状态由低阶认知水平向高阶认知水平演进发展。同时降低了与主题无关的讨论,GAI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专注和有针对性的语言学习环境。本研究结果可为GAI支持英语写作教学的教学实践提供指导,也为人工智能背景下分布式认知理论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提供新视角。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在线学习中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

    杨益;石沁语;王文情;邓贵斌;李书明;

    有研究表明,在线学习较传统面授更易引发倦怠。为探究大学生在线学习倦怠成因,文章构建了大学生在线学习中学习倦怠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调查与回归分析法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样本的在线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学习情绪低落表现较显著;网络自主学习能力、课程学习体验及学校管理是主要影响因素。文章根据研究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减低大学生在线学习倦怠的策略,以期为高校在线学习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项目式学习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教学的实证研究——以四年级“图像处理”模块为例

    祝采哲;

    随着教育信息化2.0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学信息科技课程逐渐从技术操作技能传授转向对学生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文章依据《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以四年级“图像处理”教学模块为例,设计并实施了一种基于项目式学习(PBL)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在信息素养和技能测试的前后测表现,探讨了PBL教学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与图像处理技能方面的有效性。研究采用模拟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后测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表明PBL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合作学习体验和数字化创新思维。此外,本研究也为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改革与实践提供了实证参考和实践启示。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吉登斯信任理论的线上探究共同体信任机制构建与实践路径研究

    王雯静;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线上教学虽然逐渐成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脱域特征使师生互动面临信任缺失的挑战。文章整合吉登斯在脱域情形中对信任的理论阐述,剖析线上探究共同体(CoI)理论框架中信任的双重属性与构建机制。信任既是线上教学非在场互动脆弱性的来源,也是知识获取与建构的稳定基石。本研究构建三维度信任机制:信任对话维度,以真诚表达与有效反馈弥补非在场互动的信息缺失;信任氛围维度,通过开放环境与责任共担增强凝聚力;信任管理维度,借助透明规则与持续互动推动有意义教学经验的生成。CoI信任构建与实践不仅能深化该理论框架的应用效度,更能提升线上教学体系的可信度,促进教学质量的实质提升。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字技术赋能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价值意蕴、逻辑框架与实践进路

    高霞;

    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坚实基础。数字技术的引入为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开辟新的前景,但也伴随诸多挑战。基于此,文章致力于探讨数字技术如何有效赋能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明晰数字技术赋能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即促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拓展义务教育场域。重新厘清数字技术赋能义务教育的逻辑框架,即在理论逻辑上重构公平框架,在技术逻辑上重塑生态体系,在实践逻辑上重建空间布局。经深入分析后,文章提出数字技术赋能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以精准施策以推进义务教育公平、全链融合以优化义务教育要素供给、多维联动以深化数字技术与义务教育空间融合,以此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创客教育中激发学习者内在动机的策略研究

    沈丽娜;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创客教育应运而生。创客教育下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是决定创客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此激发创客教育学习者内在动机的机制值得关注与思考。文章从创业者内在动机诱发机制出发,将创客教育学习者与创业者联系起来,探讨一种适用于诱发创客教育学习者内在动机的模型。并针对此模型的四个维度八个方面做出相应的假设,通过向某高校创客教师发放问卷收集数据来验证此模型和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前瞻性、具体行动、思考行动及反馈这四个维度对创客教育下学习者内在动机的激发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创客教育的开展中应该加强相应方面的引导和督促,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11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面向在线协作学习中边缘参与者的精准干预实证研究

    马桂秋;檀福正;张少英;廖晓玲;王洪江;

    在线协作学习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大热门话题。然而,当前在线协作学习模式中“边缘参与”问题较为突出,会造成小组任务完成度与学习成绩降低、时间利用率低下等短期负面影响,以及削弱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长期负面影响。对此,本研究基于先前研究所构建的边缘参与干预模式,提出具体干预措施,并在实践中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边缘参与干预策略有效提升了学习者的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成绩。随后针对策略应用效果对学习者进行访谈,访谈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习者对干预策略表示满意。同时,根据学习者的反馈对干预策略进行针对性优化,以进一步提升其有效性。本研究从实证层面探索了面向在线协作学习中边缘参与者的精准干预路径,对解决边缘参与问题有借鉴意义。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124-12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I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三维联动的实践探索

    武雯静;

    AI技术与教育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文章基于政策导向与教育创新需求,探讨了AI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三维联动:一是巧用AI技术,让精品课“活起来”,利用AI动画角色、“Midjourney”绘图工具及数字人技术活化教学内容;二是依托AI优势,助力项目化学习创作,利用AI平台辅助学生歌词创作与自动作曲;三是搭建教育智能体,赋予学生沉浸式体验,打破时空限制,实现器乐教学的个性化支持与实时答疑。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128-13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智能赋能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实证研究

    赖欣童;王伟;林炜;庾文君;

    为探索AI数学教学法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成效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实施“AI数学”教学进行实验研究。经过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采用课前AI、课中AI、课后AI三部分组成的模型,利用各种数学教学软件、学习平台进行实施。结果表明,“AI数学”教学法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时,研究也指出,教师在利用AI教学时需要发挥每种技术的优势,因势而教,合理使用各种AI辅教技术,同时教师还需要提高自身数学教学能力、数学素养以及信息化教学能力,后续的教学才能从容应对AI时代的教育挑战。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智能环境下东西部协作助推学前智慧师训实践研究

    梁慧怡;邓娟红;田文;余佳琪;罗秀冰;

    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本研究针对当前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存在着“输血式”帮扶忽视幼儿园内生需求、“漫灌式”帮扶忽视幼儿园个体需求、“转移式”帮扶忽视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开展智能环境下东西部协作助推学前智慧师训的创新实践,并提出应以行政推动、科研引领、东部地区指导及典型示范的总体路径,构建以“三分一问”和“三课一需”“+N技”双管齐下整体推进的智慧师训模式,实现精准、可实现、可持续、有成效的,助推省级示范幼儿园创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期为后续开展常态化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大任务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以教科版(广州)五年级上册英语Module 2《Abilities》为例

    蔡淑华;

    通过基于大任务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文章以教科版(广州)五年级上册英语Module 2《Abilities》为例,探讨了基于大任务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旨在通过重构教材内容、分析学情、设计单元大任务与单元作业、实施学业发展评价等方法,促进学生知识的运用和迁移,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025年Z2期 No.377No.378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