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 0 | 27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随着数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赋能,教学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正经历从经验直觉向数据驱动的转型。然而,技术愿景与现实场域间的割裂,使得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反思面临深度与广度不足、反思质量亟待提升的挑战。文章基于福格行为模型,从动机、能力、触发条件三个方面剖析数智时代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在困境与外在瓶颈,并针对性构建其突破路径,旨在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质量。文章不仅为数智时代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破解现实困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变革提供了实践指导。
Abstract:[1]蔡慧英,卢琳萌,顾小清.人机协同教研会促进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发展吗?-基于课堂视频智能分析技术的实证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3(1):40-49.
[2]安富海.教学反思:内涵、影响因素与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10):80-84.
[3]林攀登,张立国,周釜宇.从经验回顾到数据驱动: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学反思新样态[J].当代教育科学,2021(10):3-10.
[4]曹梅.数据驱动的学生核心素养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23,44(9):86-92.
[5]王春光.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6]王海燕,赵纳新,刘双等.实习教师在线协作反思中情感体验的特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1):113-120.
[7]李长吉,张雅君.教师的教学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6(2):85-89.
[8]孙振东,陈荟.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0(9):71-73.
[9]林攀登,张立国,周釜宇.从经验回顾到数据驱动: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学反思新样态[J].当代教育科学,2021(10):3-10.
[10]赵云建,许明雪,左昭等.教师技术应用反思的现实图景、问题剖析与优化路向-基于教学反思文本的实证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23(7):118-125.
[11]谢阳斌,桑新民.探究教学学术之道、法、术[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0,3(5):33-49.
[12]周桂.同一性到复数性:智能时代教师发展的行动路向[J].电化教育研究,2025,46(1):115-121.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G635.1;G434
引用信息:
[1]吴鹏泽,狄璇.数智时代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教育信息技术,2025,No.376(06):3-7.
基金信息:
2023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学生电子学档支持下基于不平衡数据处理技术的教学反思研究与应用”(课题立项号:GD23XJY5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