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文红;王韵仪;
信息化主管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推动者和责任人。文章的调研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广东省“人人通”试点区和应用优秀区域学校信息化主管视角,了解部分区域与学校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现状。调研结果发现: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双向赋能态势初步形成;信息化领导力是推进学校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的关键;网络学习空间的纽带作用未充分体现,数据驱动的教学和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针对调研存在的问题,对于学校如何深入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出思路与建议。
2023年10期 No.356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琳;李晴;
为整体审视2017-2022年我国研究学者在中小学计算思维培养研究领域的具体研究动向,文章以CNKI数据库文献为来源,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可视化分析,重点对近5年在中小学计算思维培养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计算思维培养研究领域整体发展呈上升趋势;其中研究热点集中在计算思维、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思维培养;研究前沿集中在核心素养、学习模式、教学方法、结对编程四个方面。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中小学计算思维培养中三方面的发展趋势,为开展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的一线教师和有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启示。
2023年10期 No.356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听忠;刘长甲;雷鸿;郭晨睿;顿炳炎;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师范生作为未来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其信息素养水平决定着未来教育的质量。文章基于人工智能视域下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调查研究了洛阳师范学院师范生信息素养的现状,经调查师范生目前还存在缺乏人工智能等相关科学知识、运用智能技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能力相对较弱、综合运用信息资源和评价工具的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培养策略,旨在为促进师范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2023年10期 No.356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东英;
基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理念而兴起的在线教育平台,加之传统教育面对深刻的转型,使在线教育逐步成为高校的一种技术融入教学的新型教学方式。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在线学习的学习意愿和学习行为,在践行中促进在线教育的转化,以期达到更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文章通过构建在线学习行为的UTAUT模型,搜集了多所高校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并借助软件IBM SPSS20.0和AMOS26.0对量表的核心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促进条件对学习者在线学习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促成条件和学习意愿对学习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根据影响因素提出合理化的调整改进建议。
2023年10期 No.356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方林;
加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是我国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工程。文章借鉴管理与服务质量研究领域的指向服务质量提升的5GAP模型(从质量认知、质量规范、质量交付、质量承诺、质量感知五个方面界定质量差距),提议从注重培训需求调查、强化培训标准导向、强化培训团队建设、重视培训解读评价、强化培训成果转化五个方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质量。
2023年10期 No.356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9K]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明月;陈奕潘;马盈盈;向前臣;杨海茹;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学习与生活。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现状,对于引导学生的发展和推动教师适应技术变革、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小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水平对学生整体学习效果(智能技术应用效果)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工智能技术水平与学生学习效果(智能技术应用效果)各维度呈现正向相关;人工智能技术对不同性别学生学习效果产生显著差异。基于研究结论,文章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提出智能技术运用实践策略,以期推动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2023年10期 No.356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2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明超;许勇辉;曾海刚;
教育数字化转型期,精准教学呈现出设计协同,过程智慧,评价精准的新特征,但精准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课堂实践薄弱、资源配置滞后、数据安全隐患、师生健康隐忧及情感交互缺失等问题。借助数据驱动,文章提出精准教学可能的突破路径:开展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发挥资源热点效应实施智慧教育,实施数据管理评价,重视技术管理保护师生身心健康,关注师生情感互动,以期为精准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2023年10期 No.356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亮亮;
读后续写是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高考英语试卷写作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叙事类文本是培养学生续写能力的优质资源。文章结合教学实例,以文本可视化、思维可视化、评价可视化为教学着力点,探讨教师在可视化视角下如何实施读后续写教学,提出如下实施路径:呈现图片或视频,激活学生认知;借助云图、思维导图,提取语篇信息;利用故事山,构思故事情节走向;基于括号图,续写故事;依托评价量表,写后互评,以实现教材文本在提高学生读后续写能力上的教育价值。
2023年10期 No.356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1K]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康华;
乡土音乐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在新媒体时代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剖析其本质,与其在新媒体时代未及时跟上时代步伐息息相关。文章以乡土音乐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传播现状为研究切入点,归纳总结了乡土音乐传播受限的原因,结合乡土音乐特征分析了在新媒体背景下乡土音乐遭遇传播危机之下的全新机遇,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形式、提升互动、聚焦地方的对策建议为乡土音乐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传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2023年10期 No.356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樾;黄晨;
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升课堂的效率与效果成为信息化教学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对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美术教学的主要方向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小学美术《我的新朋友》一课,具体设计了一堂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下的美术课,以期为开展人工智能赋能美术的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2023年10期 No.356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5K]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高小兰;
国家教育发展规划提出要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新课标也提出要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本文将RLPR教学模式(即Raise concern引起关注—Learn学习新知—Practice练习实践—Report汇报展示)用于线上教学和智慧课堂中进行实践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并提炼出RLPR智慧课堂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2023年10期 No.356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6K]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莉;
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强调了学习任务群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文章探索基于智慧课堂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视域下读写结合的实践策略。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和组织多样化的学习任务优化语文教学,借助智慧课堂,有效解决传统读写结合中的弊端:学习局限性较大,学生参与度低,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显,无法及时有效地呈现全部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等问题,促进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在智慧课堂载体中的有效落实,激发学生内驱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023年10期 No.356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2K]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